Search

【毋須問「點解」,只須「尊重」】文章雖然部份觀點寫得很好,「未必可以do anything的,當然你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毋須問「點解」,只須「尊重」】文章雖然部份觀點寫得很好,「未必可以do anything的,當然你可以試,可以努力,可以堅持,但不一定會成功,and it’s ok。」人生苦短,我們的確不必為別人的眼光而生活!

但很記得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葉兆輝教授指出,一人自殺最少三名親友永久受傷害,我亦曾先後為善寧會及港大撰寫《生死兩相安》及《得失也自在》,而我當年碩士論文也是研究《傳媒報道與自殺關係》,還有好有鄧景輝五年前自殺遺下太太與幼子,因此很理解自殺者親屬的傷痛!

所以,懇請各位切勿為自殺者的自殺原因望妄下定論,當然亦冇人有資格下定論,尤其作為傳媒,請細讀葉教授《探討傳媒對自殺的影響:自殺新聞報導建議》及記協的《處理自殺新聞守則》,並高抬貴手,勿在自殺者親友的傷口上灑鹽!

逝者已矣,原因有好多,又干卿何事?!我們毋須問「點解」,只須「尊重」 !🙏🏻🙏🏻🙏🏻🙇🏻‍♀️

港大防止自殺研究中心 Centre for Suicide Research and Prevention, HKU


Tags:

About author
- 本專頁由鄧明儀及編採團隊管理 - 工作聯絡:[email protected]或 facebook inbox message
資深傳媒人、兼職大學講師、親子專欄作家、親子教育顧問、親子網創辦人,KOL Marketer Of The Year In Parenthood (HKIM 2017-18),視兒子為平生唯一的傑作
View all posts